资源类型:
WOS体系: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SCIE
◇ SSCI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北省肿瘤放化疗重点实验室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
[4]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危险分层
ODC1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摘要: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然而,预后不佳且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亚组却被忽视。
方法:使用大规模数据(n = 2,133),我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了一个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高危DLBCL亚组,然后使用转录组、基因组和单细胞RNA-seq数据以及体外实验研究了影响这一亚组的潜在机制。
结果:25.6%的DLBCL为高危亚组,具有干细胞样特征,预后较差。该高危组(HRG)以多胺代谢关键酶(ODC1)上调和肿瘤冷微环境(TME)为特征,预后较差,3年总生存(OS)率(54.3%比83.6%,P <0.0001)和无进展生存(PFS)率(42.8%比74.7%,P <0.0001)低于低危组。HRG也表现出类似伯基特淋巴瘤的恶性增殖表型。MYC重排、双打击、双表达或完全缓解的患者可能预后良好或不良,这可以通过我们的风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区分。基因组分析显示,在HRG中,趋化因子和干扰素编码区8p23.1和9p21.3普遍存在拷贝数缺失。我们发现ODC1是HRG-DLBCL的治疗易感因素。单细胞分析和体外实验表明,ODC1过表达增强DLBCL细胞增殖并驱动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相反,抑制ODC1可降低DLBC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促进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最后,我们开发了一个全面的DLBCL数据库供临床应用。
结论:本研究有效推进了DLBCL的精准风险分层,揭示了ODC1和免疫缺失微环境共同塑造了一组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DLBCL患者。靶向ODC1可调节DLBCL的免疫治疗,为DLBCL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基金编号:
36100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北省肿瘤放化疗重点实验室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河北省肿瘤放化疗重点实验室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
[4]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晓芳,臧爱民,贾友超.鸟氨酸脱羧酶1的过度表达介导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缺失的微环境和不良预后.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