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n=51)和非再狭窄组(n=6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探讨FIB、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再狭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FIB、ET-1高于非再狭窄组,白蛋白、NO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CRP、白蛋白、CAR、FIB、ET-1、NO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14,P非线性=0.012;P=0.285,P非线性=0.003;P=0.417,P非线性=0.005),随着FIB、ET-1的升高、NO的降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呈非比例的增加.结论 FIB、ET-1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NO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保护因素;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