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艾灸对脾肾两虚兼血瘀证低中危特发性膜性肾病肾功能及高凝状态的影响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renal function and hypercoagulable stat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of low to medium risk with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一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低中危 脾肾两虚兼血瘀证 艾灸 高凝状态 肾功能

摘要:
目的:比较艾灸联合基础治疗与单纯基础治疗对脾肾两虚兼血瘀证低中危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兼血瘀证低中危IM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调脂、抗凝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艾灸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每天1次,每周连续施灸5 d,休息2 d。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和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U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并于治疗3、6个月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8.6%(22/28)、89.3%(25/28),高于对照组的62.1%(18/29)、75.9%(22/29,P(0.05)。治疗3、6个月,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UTP、FIB、D-D、P-选择素、v W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UTP、FI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IB、v 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两组UTP、FIB、D-D、P-选择素、v WF、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UTP、FIB、D-D、P-选择素、v WF、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脾肾两虚兼血瘀证低中危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症状、高凝状态和肾脏微循环,疗效优于单纯基础治疗。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