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mri瘤内及瘤周特征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病理分级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保定 071000 [2]河北省炎症相关肿瘤精准影像诊断学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0 [3]山东省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聊城 252000 [4]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039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69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内肿块型胆管癌 影像组学 瘤周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学因素术前预测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ntrahepatic mass-forming cholangiocarcinoma, IMCC)病理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MCC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于轴位T2WI及DWI图像上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并分别向外扩展3、5、10、15和20 mm以获得不同范围的瘤周ROI。利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特征,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及5折交叉验证法建模并验证,建立临床影像学模型、瘤内组学模型、瘤周组学模型、瘤内+瘤周组学模型、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比较以上各个模型预测效能,选出最佳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模型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差异,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拟合能力,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瘤周组学模型中DWI序列3 mm模型表现最优,训练集及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36和0.777。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血管受累是IMCC病理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58和0.614。DWI序列瘤内+瘤周3 mm模型具有最佳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92和0.814,优于双序列融合模型及多模态联合模型。结论 基于DWI序列的瘤内+瘤周3 mm组学模型表现出最佳预测能力,能够在术前无创性地预测IMCC病理分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保定 071000 [2]河北省炎症相关肿瘤精准影像诊断学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保定 071000 [2]河北省炎症相关肿瘤精准影像诊断学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