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J波的现状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电图室071000
出处:

关键词: J波 心电图 QRS波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摘要:
心电图上QRS波与ST的连接点称之为J点[1],是心室除极的QRS波终末突然转化为ST段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复极开始。正常情况下存在除极终末与复极早期的 重叠区,其持续时间在人类约10ms[2]。当某些原因如过早复极低温、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神经系统疾病或高钙等,可是重叠区增宽,即出现J点从基线向上偏移,形成一定的幅度,持续一定的时间,呈圆顶状或驼峰状,称为]波[1]。J波首先由Kraus[3]于1920年发现。J波的发生率在正常心电图中占10.8% ~18.2%[4],正常人出现微小J波并无重要意义,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在临床上要注意区分异常J波,J波尚没有正常与异常的标准界限[5] ,但有学者提出J波时限>0.04S,振幅大于0. 2mv无论患者有无严重的临床疾病,均应引起高度重视[6]。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电图室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