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种危险因素及基础心血管病可增加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目前,心房颤动被认为是一种由细胞拉伸、神经体液激活、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纤维性心房心肌病。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等治疗尚缺乏有效性及安全性,加之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心房颤动复发、进展,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增加。心房颤动节律控制与复发预测指标的研究可预防和治疗病因、延缓心房颤动的进展。越来越多简便易得且可操作性强的生物标志物(重组人脑利钠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ST2等)、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指标可共同评估并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复发、进展及预后,该文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