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 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 300211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无锡 214002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 150000
[4]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保定 071000
医疗
心血管内科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重点学科
心血管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危险因素
心电图
摘要:
目的:识别能够早期预测胺碘酮相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及无锡市人民医院使用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按照1∶4的比例纳入胺碘酮转复后未发生TdP的房颤患者。分析并比较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后包括QT间期、T波波峰至T波终点时限(Tp-Te间期)、Tp-Te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Te/QT)、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等在内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基线临床资料,从而识别能够预测胺碘酮相关Td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0例房颤患者,其中8例在接受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TdP组),其余32例未发生TdP(对照组)。①临床特征:TdP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15%(57.50%,73.75%)对63.00%(60.00%,65.00%),
P=0.024]、室间隔厚度[(8.00±1.85)mm对(10.01±1.56)mm,
P=0.021]、左心室后壁厚度[(7.96±1.47)mm对(9.50±1.19)mm,
P=0.020]及血清白蛋白水平[36.55(30.53,39.50)g/L对38.80(37.30,40.20)g/L,
P=0.00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扩大[(55.18±6.56)mm对(44.49±4.47)mm,
P<0.001]。②心电图特征:TdP组患者的QT间期[V
2导联:(635.60±185.44)ms对(464.22±90.51)ms,
P<0.001]、校正QT间期[QTc间期,V
2导联:(681.20±155.30)ms对(492.39±52.93)ms,
P<0.001]、Tp-Te间期[V
2导联:(196.93±87.01)ms对(120.30±65.49)ms,
P=0.008]、校正Tp-Te间期[Tp-Tec间期,V
2导联:(208.53±82.44)ms对(126.94±61.05)ms,
P=0.003]、Tp-Te/QT[V
5导联:(0.32±0.12)对(0.24±0.06),
P=0.016]及iCEB[V
2导联:(5.61±1.62)对(4.24±0.96),
P=0.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TdP组患者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存在T波双向[50.0%(4/8)对12.5%(4/32),
P=0.037]、T波倒置[75.0%(6/8)对31.3%(10/32),
P=0.032]、T波电交替[37.5%(3/8)对0(0/32),
P<0.001]和短-长-短周期现象[87.5%(7/8)对0(0/32),
P<0.001]的比例显著升高。
结论:使用胺碘酮进行转复的房颤患者若存在心室重构基础,且房颤转复后的心电图存在QT/QTc间期、Tp-Te/Tp-Tec间期延长,Tp-Te/QT升高以及T波异常等表现,其发生TdP的风险显著升高。
基金: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29A)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 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 3002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楠,杨亚娟,公永太,等.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转复期间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及临床危险因素[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3,27(4):29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