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肠道免疫理论分析双歧杆菌辅助治疗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应用价值

Analyze of the value of bifidum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caused by pulmonary infection based on intestinal immuni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脓毒症 肺部感染 肠道菌群 免疫

摘要: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对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及相关免疫功能标志物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143例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1例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者为研究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时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与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并取粪便样本,分析主要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及梭菌的菌落数量;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采用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检测血清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实验测定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血浆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APACHEⅡ与SOFA评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道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与SOFA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CD3+T%水平均有升高,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肠道功能评分,D-乳酸、内毒素、TNF-ɑ、IL-6及IL-1β水平均有降低;且研究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CD3+T%水平高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数量、D-乳酸、内毒素、hs-CRP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双歧杆菌,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并缓解炎症带来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对促进患者修复可能有帮助。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