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运动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和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of exercise hypertension with arteriosclerosis and early renal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2]河北大学医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运动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 早期肾损害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运动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及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例,根据Bruce方案行次极量跑台运动负荷试验,依据次极量运动时收缩压(SBP)分为运动性高血压组(次极量运动时SBP≥200 mmHg,H组)和运动血压正常组(次极量运动时SBP<200 mmHg,N组),两组分别为46例和59例,均行血脂、肾功能、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的检测,baPWV、IMT和UACR分别作为反映动脉硬化和早期肾损害的指标。结果 与N组比较,H组的BMI(P<0.01)、高血压家族史(P<0.05)、吸烟史(P<0.05)、LDLC(P<0.01)、hs-CRP(P<0.05)、baPWV(P<0.01)、IMT(P<0.05)与UACR(P<0.05)均显著升高;与N组比较,H组静息SBP升高(P<0.05),次极量运动时SBP、次极量运动时PP、运动后6 min SBP、运动后6 min PP均升高(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静息SBP(P<0.05)、吸烟史(P<0.05)、BMI(P<0.01)、hs-CRP(P<0.05)与baPWV(P<0.01)共5个指标与发生运动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是影响发生运动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次极量运动时SBP与LDL-C(r=0.343,P<0.01)、hs-CRP(r=0.285,P<0.01)、BMI(r=0.294,P<0.01)与baPWV(r=0.371,P<0.01)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运动性高血压患者较运动血压正常患者的动脉硬化及早期肾损害更显著,应尽早发现运动性高血压并进行积极干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