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清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省保定市传染病医院,071000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血清甲胎蛋白(AFP)检出率.方法 AF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AFP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原发性肝癌88.2%,肝炎肝硬化29.0%,亚急性重型肝炎20.8%,急性重型肝炎18.2%,慢性重型肝炎13.3%(慢性肝炎重度11.5%,慢性中度2.3%,慢性轻度2.2%).64.7%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浓度大于400 μg/ml,与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8%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浓度在正常范围.25.8%肝硬化血清AFP低浓度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病毒性肝炎都能检测到AFP升高,但血清浓度存在差异.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保定市传染病医院,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67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035 更新日期:2025-06-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