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图书专著
临床试验注册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颈源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13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吕晓兰[1]
*
;
杨光福[2]
;
武变英[1]
;
机构:
[1]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237-238.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3.09.164
ISSN:
1673-7555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椎动脉缺血
综述
摘要:
颈性眩晕是由颈源性因素引发的以眩晕及平衡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本病与椎动脉本身的因素有关,并与相邻组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主要研究表明,由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失稳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使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有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吕晓兰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吕晓兰,杨光福,武变英.颈源性眩晕的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237-238.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现状与进展
[2]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3]缺血性脑卒中与椎-基底动脉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4]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相关性研究
[5]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
[6]数字x线设备综述
[7]椎基底动脉系统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的预后分析
[8]对养老者和主要照顾者的研究综述
[9]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模式研究综述
[10]减重代谢术后患者随访现状的整合性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