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图书专著
临床试验注册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贾雪梅[1]
*
;
杨光福[2]
;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医疗
急诊医学科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医疗
中西医结合科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42-244.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1.32.113
ISSN:
1673-7555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病机制
综述
摘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达35%~40%。在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中,失控的炎症反应中的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所构成的"细胞网络"和"细胞因子网络"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凝血/纤溶的失衡、氧化还原不平衡、细胞凋亡、水通道蛋白及个体差异、遗传因素的影响等参与这一过程。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做一阐述。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贾雪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贾雪梅,杨光福.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42-244.
相关文献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进展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顽固性低氧的挽救治疗策略
[3]脑肺超声联合实现脑保护通气策略个体化
[4]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非ards患者的临床应用
[5]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亚型与精准诊治
[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右心保护性通气策略
[8]由肺看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单元的改变
[9]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吸痰对ARDS患者肺通气及顺应性的影响
[10]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