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保定市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康复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非早期康复组及对照组,早期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48 h进行早期规范化的康复训练,非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7 d且头颅影像提示脑梗死周围水肿区处于吸收消退期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不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3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对患者入院时、发病14 d及发病2个月的疗效进行评定,并同时检测入院时、发病7、14 d、2个月的血清NSE、BDNF含量变化。结果 3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14 d、2个月3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组血清NSE含量入院时、发病7 d及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14 d早期康复组血清NSE下降明显(P<0.05);3组血清BDNF含量入院时及发病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7 d、14 d比较血清BDNF升高明显,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可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不会加重神经损伤,恢复的机制可能与促进ACI患者BDNF的表达有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