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

Analysis of BNP level of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lesions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1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BNP 药物治疗

摘要: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1科不稳定型心绞痛及NSTE-ACS且心功能正常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A组)48例,NSTE-ACS组(B组)5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8 h前后BNP水平,分析入院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BNP水平与出院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入院时B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417.69±86.74)ng/L比(167.23±66.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BNP水平[(167.23±66.83)ng/L、(417.69±86.74)ng/L]均高于治疗后[(85.29±23.62)ng/L、(184.12±48.9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3支与2支病变组BNP水平[(475.97±86.44)、(335.33±88.66)ng/L]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142.08±54.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BNP水平的升高,3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 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故测定外周血BNP水平对于判断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及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有重要价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1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1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4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