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雷帕霉素局部缓释对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及其tf表达的影响

The Effect of Local Sustained Delivery of Sirolimus on Vessel Wall and TF Expression in Rat Carotid Artery Injury Model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局部缓释 新内膜增生 组织因子

摘要: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局部缓释对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血管壁及凝血因子TF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采取外膜给药(以pluronic F-127为药物释放载体),分别在损伤后15天、30天观察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局部缓释对新内膜增生、血管重塑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损伤后血管壁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进行评估。结果损伤后15天及30天,雷帕霉素高(600μg/100μl)、低(300μg/100μl)浓度实验组新生内膜厚度与面积、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及狭窄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损伤后15天高浓度组及损伤后30天高、低浓度组出现内、外弹力膜围绕面积缩小(P<0.01)。高、低浓度实验组中膜厚度与面积在损伤后15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损伤后3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损伤后15天及30天雷帕霉素高、低浓度实验组新生内膜T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膜TF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局部缓释可以有效地抑制新生内膜增殖,但同时具有负性重塑效应及增加新生内膜TF的表达,其中新生内膜TF表达的增加可能成为迟发性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