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循环外泌体mir-17-5p和mir-21-5p检测在nsclc早期诊断及进展评估中的价值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exosome miR-17-5p and miR-21-5p in dia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2]河北省胸科医院 [3]河北省人民医院 [4]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外泌体 非小细胞肺癌 miRNA 诊断效能

摘要: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 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7-5p和miR-21-5p的水平,探讨其在NSCLC早期诊断及进展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2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对照组)血浆。采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技术鉴定提取的血浆外泌体。采用RT-q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17-5p和miR-21-5p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检测miR-17-5p和miR-21-5p对NSCLC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杯状圆形。纳米粒径分析提示囊泡直径范围30~150 nm。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63和TSG101阳性。NSCLC组外泌体miR-17-5p和miR-21-5p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ROC结果显示miR-17-5p和miR-21-5p在识别NSCLC和良性肺结节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13(95%CI:0.6791~0.9456)和0.875(95%CI:0.7701~0.9799),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5,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7-5p和miR-21-5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肿瘤进展相关,可作为NSCLC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