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不良 针刺 留针

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进行针刺治疗,不留针,观察2组针刺后留针30 min。对比三组疗效、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D-LA)、脂多糖(LPS)、二胺氧化酶(DAO)]、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吞咽功能[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胃肠功能、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BI)]、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1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33%,均高于对照组60.00%(均P<0.05);治疗后三组SSA、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LPS、DAO、D-L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2组、1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2组、1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中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且针刺后留针对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不留针方案。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