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卓越:梯队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中医药大学
[2]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4]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5]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针刺
刺血
拔罐
肥大细胞
炎症因子
凝血
补体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 将70例CSU患者随机分为氯雷他定组和针刺+刺血组,每组35例。氯雷他定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次10 mg,每晚1次;针刺+刺血组予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曲池、合谷、太冲、百会、神庭穴针刺,每日1次,配合大椎、膈俞刺血拔罐,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评分),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血浆组织因子(TF)、活化的凝血因子Ⅶ(FⅦa)、凝血酶原片段1+2 (F1+2)、D-二聚体(D-D)、补体成分5a (C5a)含量。结果 最终共65例患者纳入结果分析,其中氯雷他定组32例、针刺+刺血组3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UAS7评分,血清IgE、IL-4、IL-5、ECP含量,血浆TF、FⅦa、F1+2、D-D、C5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AS7评分,血清IgE、IL-4、IL-5及血浆TF、FⅦa、F1+2、D-D、C5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UAS7评分及血清ECP、IgE、IL-4、IL-5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刺血组血浆TF、FⅦa、F1+2、D-D、C5a含量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刺结合刺血拔罐可有效改善CSU患者皮损症状,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其效应机制可能通过调控患者凝血-补体-肥大细胞活化轴,进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而实现。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3605);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21377766D);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202109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杜玉茱,薛玉强,刘湘,等.针刺结合刺血拔罐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凝血-补体-肥大细胞活化轴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J].中医杂志.2025,66(02):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