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标记模型预测子痫前期(PE)高风险孕妇给予干预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 007例孕11~13+6周孕妇使用传统预测方式和多标记模型分别进行PE风险评估,根据传统预测方式分为有高危因素组和无高危因素组,根据多标记模型预测方式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分别比较2种分组方式下孕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平均动脉压(MAP)及其中位数倍数(MoM);给予高风险组孕妇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孕28周,低风险组孕妇常规产检,并随访妊娠结局;使用多标记模型对199例首次产检孕20~26周孕妇进行PE风险评估,记录孕妇血清PLGF浓度并与用药组同孕周孕妇对比.结果 高风险组孕妇多数具有高危因素,孕妇各标记物与低风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1~13 周的孕妇最终出现PE 28例,发病率为2.8%,低于我国PE 4.2%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孕妇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血清PLGF浓度升高,与199例首次产检孕20~26周孕妇中低风险孕妇血清PLGF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多标记模型预测结果给予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可安全并显著降低孕妇PE的发病率,可将孕妇血清PLGF浓度作为监测服用阿司匹林效果的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