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药物治疗对不同病程耳鸣患者影响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分析撤回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病程高调耳鸣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反应幅值变化及三组不同病程耳鸣患者药物治疗前后DPOAE反应幅值差值结果的分析,了解药物治疗对高调耳鸣患者DPOAE反应幅值的影响及分析药物疗效与病程长短的关系。方法 按病程长短将听力正常高调耳鸣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病程≤3个月),21例(23耳);第二组(3>病程≤6个月),18例(21耳),第三组(6>病程≤9个月),20例(25耳),对三组高调耳鸣患者检测其DPOAE反应幅值,通过药物治疗两周后,再次测量三组患者DPOAE反应幅值,初步评估药物治疗对耳鸣患者DPOAE反应幅值的影响和药物疗效与病程长短的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两周后,其在0.500~1.000 KHz频点DPOAE反应幅值的变化以及DPOAE反应幅值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2.000~8.000 KHz频点DPOAE反应幅值的变化以及DPOAE反应幅值变化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第一组患者有效23例(有效率100 %),第二组有效14例(有效率66.67 %),第三组有效11例(有效率44%)。三组间比较治疗的有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8.46 ,P <0 .01)。结论 给予高调耳鸣患者予以改善内耳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病程越短,治疗后DPOAE反应幅值提高越大,且治疗后有效率越高,表明病程越短、疗效越佳。DPOAE能够在纯音听阈改变前发现患者早期耳蜗外毛细胞是否存在损伤,可作为耳蜗早期病变的一种客观的检测方法,让耳鸣患者早重视、早治疗,提高治愈率,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