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图书专著
临床试验注册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发生机制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methods of post intubation hypotension
12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黄家惠[1]
*
;
梁璐[1]
;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医疗
急诊医学科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临床急诊杂志.2021,22(10):700-704.
DOI:
10.13201/j.issn.1009-5918.2021.10.013
ISSN:
1009-5918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分析
预后研究
摘要:
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心搏骤停、呼吸衰竭、昏迷等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常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术(endotracheal intubation ETI)。ETI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一项有创操作,因急诊科环境混乱,患者通常不稳定,生理储备不足,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时间较短,更容易出现插管后并发症,其中气管插管后低血压(post intubation hypotension,PIH)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黄家惠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通讯作者:
梁璐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家惠,梁璐.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发生机制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10):700-704.
相关文献
[1]髋部骨折修复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玫瑰痤疮危险因素分析
[4]河北保定地区甲亢危险因素分析
[5]肺栓塞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6]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7]早产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8]以医院为基础的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9]以医院为基础的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10]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