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3岁以下婴幼儿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3岁以下婴幼儿急性颅脑损伤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抽搐、呕吐、前囱门隆起紧张,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贫血及呼吸紊乱窘迫.分为三组:轻度颅脑损伤(19例),中度颅脑损伤(22例),重度颅脑损伤(8例),头颅CT显示:①均有颅内出血,包括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D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出血部位为大脑镰,小脑幕及大脑凸面;②伴局灶性或弥漫性(大面积)脑实质低密度.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伴大面积低密度灶患儿多预后不良.结果按GOS预后评级,良好39例,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婴幼儿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依据婴幼儿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婴幼儿神经系统修复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多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