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医疗
消化内科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教学办,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行政机构
教育处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医技
药学部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穴位埋线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 将82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32例)、SASP组(单独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组,28例)及穴位埋线组(22例),比较3组的疗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治疗前、后82例UC患者血清ANCA水平.结果 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82%.较SASP组临床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且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可使ANCA阳性率降低.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疗效可靠,较单独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并可降低UC患者血清ANCA的阳性率.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田自力,郭淑静,朱淑芳,等.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10):102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