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机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的差异

Impact of different timing o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 postoperatiue myocard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大学医学院,保定071000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保定071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损伤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机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心肌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AMI、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前心肌酶正常、行OPCABG的患者89例,据其AMI发生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A组(8~14d,27例),B组(15~21 d,32例),C组(22~ 28 d,30例),分别于术前、第1支桥血管贯通1、3、6、12、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以上时间点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并结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围术期死亡率等临床观察指标综合分析,比较AMI后第2、3、4周内行OPCABG患者心肌损伤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第1支桥血管贯通6、12、24h与术前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支桥血管贯通1、3、6h与术前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支桥血管贯通1、3、6、12 h与术前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5.1±1.2)、(8.2±1.3)、(13.8±2.6)、(10.4±1.8) μg/L比(4.2±0.9)μg/L,B组:(5.0±1.0)、(7.6±0.7)、(13.3±1.0)、(9.9 ±0.9)μg/L比(4.4 ±0.9)μg/L,C组:(4.4±1.1)、(7.9±0.7)、(13.2±0.7)、(9.6±1.1) μg/L比(4.0±1.0)μg/L](P<0.05);同一时间点3组患者间的cTnⅠ、IMA、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与cTnⅠ峰值呈正相关关系(r=0.281,P=0.031).3组术前及术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围术期均无患者死亡.结论 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前心肌酶正常的AMI患者,于AMI发生第2、3、4周内行OPCABG都是相对安全可靠的,其术后心肌损伤程度不会因所选手术时机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医学院,保定071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