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无创B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

Facial mask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heart failur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2]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河北保定071000 [3]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泵衰竭 BiPAP 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摘要:
目的 研究无创BiPAP辅助呼吸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Killip分级2级到4级)患者32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措施为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强心、利尿剂、急诊PCI等.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无创BiPAP治疗72h.于入院即刻和入院后24h分别记录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72h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BiPAP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4h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收缩压、心率显著降低,心功能显著改善,呼吸频率减慢,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也比常规治疗组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其中在发病第24h最高,使用BiPAP治疗24h后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72h后降低更明显.急性心肌梗塞患者Hs-CRP显著升高达72h以上无显著降低,而BiPAP治疗后72hHs-CRP出现显著降低.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患者,早期使用BiPAP辅助呼吸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而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是观察泵衰竭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