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影像学表现

Radiological findings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typ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保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CT/MRI室 [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放射科 [4]保定市人民医院内科 [5]保定市人民医院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分型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优势分布以及出现好转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轻型12例,普通型45例,重型及危重型14例。临床表现方面,重型及危重型(6/14,42.9%;4/14,28.6%)伴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较轻型(0;0)及普通型(2/45,4.4%;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普通型(30/45,66.7%)、重型及危重型(9/14,64.3%)C反应蛋白升高较轻型(2/12,1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表现,病变累及范围超过3个肺叶数:重型及危重型(13/14,92.9%)明显高于普通型(26/45,57.8%);重型及危重型(12/14,85.7%)病变分布于两肺外周及中心多于普通型(20/45,44.4%);病变表现为实变、病变内伴小叶间隔增厚,重型及危重型均多于普通型;以上表现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7、0.004、0.002)。对22例患者进行随访,CT表现达高峰及病情出现好转多发生在发病10 d后(40.9%,45.5%)。结论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胸部CT在发病部位、病变密度、实变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多数COVID-19患者多在发病10 d后好转。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保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1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962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