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naloxone o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PCIV)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河北省安新县医院神经内科 [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ICU
出处:
ISSN: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丁苯酞软胶囊 纳洛酮 血栓通

摘要:
目的后循环缺血多表现为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文中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PCIV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纳洛酮2.4mg,并口服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三七总苷(血栓通)300mg。疗程均为14d。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双侧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峰流速(Vs)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和Vs较治疗前增快[(30.15±3.84)cm/s vs(26.95±3.72)cm/s,(40.87±4.54)cm/s vs(37.16±4.72)cm/s,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m和Vs较治疗前增快[(34.47±3.53)cm/s vs(27.53±3.68)cm/s,(42.25±5.29)cm/s vs(35.87±4.85)cm/s,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4.47±3.53)cm/s vs(30.15±3.84)cm/s,(42.25±5.29)cm/s vs(40.87±4.54)cm/s,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8.8%vs 31.7%,93.8%vs 75.6%,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纳洛酮治疗PCIV,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