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早期模型低温干预安全性的研究

Safety of hypothermia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bbits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北保定,071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病 肺疾病 低温 人工 疾病模型 动物

摘要:
目的观察对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早期模型应用低温干预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肛温37~38℃)、缺血对照组(肛温37~38℃)、浅低温组(肛温32~35℃)、中低温组(肛温28~32℃)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开放后再灌注6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IIR)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使用体表降温方法控制体温。实验过程中监测动物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和呼吸频率;IIR前、IIR后6 h内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缺血对照组随着IIR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生低氧血症;进行低温干预后,同缺血对照组相比,浅低温组和中低温组的低氧血症得到改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减慢(未出现心律失常),呼吸频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浅低温组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小于中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中低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肺损伤早期,浅低温和中低温对循环、呼吸和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浅低温和中低温治疗方法较为安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北保定,071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5100 今日访问量:4 总访问量:96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裕华东路212号